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 正文

产业集群:阳城县初步形成蚕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2025/2/20 18:06:00 来源: 评论(0)49

阳城县;蚕桑

  “华北蚕桑第一县”、全国蚕桑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东桑西移”蚕桑基地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基地、山西省“一县一业”蚕桑基地县……提起栽桑养蚕,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东滔滔不绝。2021年,阳城蚕桑文化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经过多年发展,当前阳城县已初步形成了蚕桑资源多级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年综合产值超过3亿元。

  在数千年的栽桑养蚕、丝织加工历史长河中,阳城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蚕桑文化系统及技术体系,从利用当地资源修建梯田地埂、栽植桑树,利用独特的出扦技术进行桑树管理、养殖桑蚕,以及从蚕桑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从采收到储藏,无不体现出当地农民的智慧,总结出蚕种的制种、给桑、防病、禁忌等一系列培育方法。

  阳城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卫宏自豪地介绍,上世纪70年代,阳城地埂桑大力发展,开辟了北方地区“地边是银行、地里是粮仓”粮桑互促、协调发展的实践。家家养蚕、户户卖茧的盛况,成就了彼时农村农耕文明的最优模式,至今仍在延续。“出扦修剪、涂白治虫、春夏轮伐”等管理技术成为北方独创,蜚声全国。

  发展到现在,大棚养蚕已成为阳城县群众普遍采用的实用技术,因大棚建在桑园边,节省了桑叶的运输成本,同时采用“地面条桑育”,一日给桑1次—2次,不仅喂养次数减少,而且便于方格蔟自动上蔟,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养蚕用工,可提高工效50%。

  阳城县蚕桑技术中心副主任刘学兵说:“大棚养蚕省工省力、安全高效,既可以扩大养殖规模,又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效率,还有利于蚕室的彻底消毒防病,提高蚕茧产量。”

  除了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阳城蚕桑产业在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脱贫户持续增收方面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阳城县15个乡镇全部养蚕,其中次营镇、寺头乡桑园面积超过5000亩,年产茧5000公斤以上的村达到70个。据统计,全县桑园面积3.7万亩,桑树总资源达到3851.21万株,年养蚕3.3万张,产茧158万公斤,收入8995万元,全县养蚕户6473户,户均收入超万元。全县养蚕张数、蚕茧产量占晋城市的90.7%,占山西省的86.8%。在生产加工方面,阳城县的蚕桑也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现有缫丝企业3家、丝绵被加工企业10余家、桑葚饮品厂2家、桑叶茶生产企业4家、桑枝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家庭农场30余家,桑叶宴、桑果酒、蛹虫草、蚕砂枕等副产品开发也初具规模。桑园采摘、蚕桑研学、茧丝文创等现代蚕桑文化日益兴起,初步形成了蚕桑资源多级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蚕桑年综合产值超过3亿元。(李全宏)

  (来源:阳城县人民政府网站)

责任编辑:第一时间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跟帖0
参与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

相关阅读

产业集群:阳城县初步形成蚕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市场专题
|
2025/2/20 18:06:00
0

科技特派团下沉一线 护航忻城蚕桑春耕生产

招商引资
|
2025/2/18 18:41:00
3

甘肃康县城关镇:蚕桑连起致富路

产业集群
|
2025/2/13 19:20:00
6

安徽歙县蚕桑专业合作迎来了收获时节

帮你赚钱
|
2024/11/22 16:27:00
1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联盟第一届第五次会议在武汉召开

商业宝典
|
2024/11/15 19:37:00
15

昭通巧家:蚕桑产业铺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我要爆料
|
2024/11/14 19:11:00
13

产业集群:襄阳市南漳县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材料化工
|
2024/9/19 18:37:00
11

产业集群:黔江打造蚕桑全产业链 “吐”出8亿元产值

产业集群
|
2024/1/29 15:16:00
1

专题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看新闻 手机看新闻
展开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咨询

  • 0755-3290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