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疫情变化莫测 考验纺企应对能力
近期新冠疫情形势日趋复杂,多点散发的疫情给各行各业敲响了警钟,对正处于利好氛围的纺织企业的经营也形成考验,各地都以超强的警觉和严格的防控措施努力保证本地安全。
江苏张家港、盐城、南通集聚着以中小纺纱、织布、床上用品、涉棉玩具产品为主体的企业,纺织工人数量多,来源区域广。春节临近,尽管所在地政府和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流动,但依然无法实行“禁流”。从了解情况看,部分员工仍然计划在春节前返家,员工假期流动将对企业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一是如果员工异地返岗时来自中、高风险地区,长达两周多的隔离观察,势必降低企业开机率和加大疫情的管控难度;
二是全国多点散发的本地疫情和外来疫情对企业经营者的产销决策形成制约,一旦本地或本企发生疫情,对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纺企而言,压力巨大。对此,一些企业为安全起见,在近期接单、原料库存和产品留置量上都降至最低,而一些小微企业宁可做代加工接小单,也尽量避免接大单或长单;
三是棉花、棉纱的价格面临挑战,企业应对风控成本的承受能力将削弱。据企业反映,近三、四个月以来,无论是新疆棉还是内地棉,标准级纺棉公检到厂报价在每吨15500元左右,由于有后市支持,棉纺产供销形势较好。而一旦疫情影响发生变化,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轻纺工业集聚区管控难度很大,万一出现疫情需要隔离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封闭管理,势必影响纺织品产销流通。因此,客观分析疫情多点散发下的纺织行情,无论处于供求市场面的哪一个环节都要审时度势,作出科学而务实的判断与决策。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